烏龍茶是綠茶嗎?還是紅茶?
有些人有這個疑問常常有人在說喝烏龍茶很好,有益身體健康。但要買茶葉時都少就會有這疑問 – 烏龍茶是綠茶嗎?還是紅茶?這些茶葉之間的差異在哪,今天就讓我們深入分析這些茶葉的差異。
喝茶的歷史最早來自於中國,並在其千餘年來與著華人的智慧和歷史共同發展,發展至今對茶的分類方法主要就是六大茶系分類,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在這六大分類中在台灣較常見的茶葉為綠茶、紅茶、以及青茶也就是”烏龍茶”,所以烏龍茶是”綠茶”或是”紅茶”嗎?以上都不是,而是所謂的”青茶”。比較特別的是烏龍茶會更據烘焙和發酵風味差異很大,有的口感接近綠茶,而有的口感接近紅茶,是一個區間差異較大的分類。接下來我們就為各位詳細介紹這三種台灣常見的茶葉其特點與功效。
綠茶的特點?
特點:不發酵 不烘焙 講究新鮮
綠茶的特點是鮮葉採摘後高溫迅速滅掉其中酶類,並且沒有經過發酵,很好地保留了茶葉中的天然物質,營養成分如維生素、葉綠素、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質是所有茶類中含量最多的。所以綠茶具有“三綠”的特點:茶葉綠,茶湯綠,沖泡後的葉底也是綠色的。綠茶可清火氣、除煩躁,並增強思維能力、提高免疫力。
- 適合誰喝:適合工作忙碌、用電腦較多的青年人;體質偏熱、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也可多飲用;注意:綠茶營養豐富,但對腸胃刺激較大,所以過敏體質、脾胃虛寒者不適合;神經虛弱者、易失眠者晚上也最好不要喝。
- 注意事項:綠茶性涼,雖可清熱除煩,但對腸胃卻有一定刺激,平素脾胃較弱的人應少喝,或沖泡時少放一些茶葉以減少刺激。
- 沖泡建議:綠茶一般沖泡水溫以85℃為宜。沖泡時間以2~3分鐘為好。綠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宜。在茶具方面,可以選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沖泡時不要蓋蓋子。
紅茶的特點?
特點:全發酵 全烘焙 茶湯紅亮
紅茶為世界第一大茶種,萎凋、揉捻、發酵都是為了促進紅茶中的茶多酚氧化。茶多酚本身是一種無色的物質,其中的兒茶素在紅茶加工的過程中聚合形成了黃色的茶黃素和紅色的茶紅素,因此紅茶無論茶葉還是沖泡後的茶湯都呈紅色,所以稱為紅茶。紅茶是發酵茶,茶性比較溫和,具有調節脾胃的功能。在國外,有在紅茶茶湯中加入牛奶、糖的習慣,可以補充營養,增加身體熱能。而我們奇秀香的高山紅茶,極具特色使用海拔3000左右的茶葉外,並用紅茶的全發酵、全烘焙製作,讓紅茶紅亮的茶湯伴著紅茶茶香中帶著一股高山茶葉的輕甜。
- 適合誰品:最適合身體較虛、脾胃功能差、手腳發涼者。
- 注意事項:紅茶性溫,所以不太合適正在上火或平素火氣比較大的人。
- 沖泡建議: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沖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紅茶最好用玻璃杯來沖泡,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沖泡。最後注意,紅茶不要喝新茶,要放置半個月後飲用。
更深入瞭解紅茶請看:高山紅茶茶葉特點、風味介紹與好處
產品推薦:
- 雪嶺紅韻香NT$2,000 – NT$2,500
青茶(烏龍茶)的特點?
特點:
從”輕發酵”到”重發酵”跟”輕烘焙”~”重烘焙” 特點是折中綠茶與紅茶
但依茶種、烘焙、發酵不同有不同風味!!
青茶也叫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但是這個“半”是不怎麼准確的。因為在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輕的包種茶快接近綠茶了,發酵程度最重的東方美人茶快接近紅茶了。台灣市面上常見的高山茶大多都是烏龍茶,而我們奇秀香主力產品:食品米其林得主的茶葉-歡山雪嶺就輕發酵、輕中烘培的高山軟枝烏龍茶。
- 適合誰品:適宜人群最廣,尤其適合有減肥需求的人,由於有比較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助消化功效,在日本被稱為“美容健美茶”。此外,烏龍茶還有提神醒腦的作用,適合有熬夜需求的人。
- 注意事項:所有喝烏龍茶的人都應注意,不要空腹飲用,否則不但會頓覺飢腸轆轆,甚至有人會因此頭暈目眩,也就是醉茶了。此外,孕婦最好不要喝,其中的茶鹼有興奮作用,會增加胎動並對胎兒不利。
- 沖泡建議:泡烏龍茶選用容易茶水分離的器皿(蓋碗、一壺一杯或者飄逸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後要加蓋。注意,每一次沖泡都要將其中的茶湯倒乾淨才不會影響下一泡的滋味。
更深入瞭解青茶請看:高山烏龍茶葉特點,風味介紹與好處